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邮文化的快乐
徐范锁(中)给集邮爱好者展示藏品。
  本报记者 刘晚 文/图

  在洪洞集邮圈,徐范锁颇有影响。他的《文明之光》《祖国万岁》《奥运之光》《生肖之苑》等几部邮集,就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的集邮经历更是为人称道。

  ■从小结邮缘

  说起和邮票的缘分,徐范锁一脸的幸福。

  十来岁时,徐范锁在校园里偶遇同学们手持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方寸小纸片,说这是“邮票”,他一下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徐范锁记得,那时他看到的邮票是形态各异的套票,大都是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有朱鹮、褐马鸡、丹顶鹤等,这些美丽的鸟儿和这些美丽的邮票一下就驻扎到了徐范锁的心里,“晚上睡了觉,这些邮票就在梦境里晃来晃去,像秋天的落叶。”后来,他慢慢地以低价买进十几枚邮票,每天爱不释手地摩挲,在无形中奇妙地与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以后,集邮成了徐范锁唯一的喜好,除了上课学习之外,他利用一切机会去集邮,还从嘴里一分一分地抠出伙食费,只因为要购买一些喜爱的邮票。

  后来,徐范锁参军入伍到了部队,对集邮的热爱有增无减,每当看到战友信封上有喜欢的邮票,便会与战友软磨硬泡想方设法得到,当然也有些是战友们慷慨解囊所得。但,微薄的津贴,加之当时军邮免费邮寄的政策,使徐范锁错过了许多珍贵的邮品,这成了他一生集邮的遗憾。

  ■捐赠青少年

  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徐范锁被分配到了供应部门工作,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有了更多接触邮品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感悟出邮品中有大名堂,于是总会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跑邮市、进书店,以充实自己。起初,他零零星星地买资料学习,后来又开始订阅《集邮报》、参加集邮协会,从而把准了集邮的脉搏,结识了更多的资深邮友。

  徐范锁收藏的《集邮报》,从1990年的试刊、1992年的创刊至2015年,26年间从未遗漏。爱人说他“报纸比吃饭还重要”,他说:“我就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一张报。”

  去年,徐范锁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将自己的心爱之物《集邮报》24本合订本,无偿赠予了临汾市青年集邮协会会长薛钢。在别人不解的眼光中,徐范锁说:“薛钢这个小伙子是踏踏实实的集邮人。我一天比一天老了,我的这些宝贝在他那里更有用。让年轻人去好好研究,希望我市的青少年集邮队伍越来越壮大。”

  ■夫妻集邮乐

  加入集邮协会十几年来,徐范锁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大提升,邮品越来越多,集邮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他说,对于集邮,时间不论长短、邮识不论深浅、年龄不论大小、水平不论高低,只要努力,集邮就能带来快乐。他边说边拿出2018年12月15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两岸三通十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实寄封给记者欣赏。近年来,他编组的邮集多次参加省、市邮展,而他自己分别于2003年、2008年、2017年荣获了临汾市集邮协会集邮先进个人奖。

  徐范锁的集邮喜好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老伴。尽管她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帮忙整理邮品过程中也慢慢产生了兴趣。外出时,她也会帮着买邮票。闲暇之余,老两口打开一本本邮册,感受“方寸通古今,集邮知万象”的趣味,品味集邮文化带来的快乐。正如集邮家闫钦佑先生给他们的赠言:集邮怡情,集邮益智,集邮快乐,集邮长寿。愿岁月安好,我心依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地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文体
   第05版:文化·旅游周刊
   第06版:文化·旅游
   第07版:教育·健康周刊
   第08版:教育·健康
祖孙三代的书法传承路
对联的发展轨迹浅探
讴歌新时代 群艺展风采
品味邮文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