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当下人工智能(AI)应用的生动写照——北京冬奥会期间,央视频AI手语主播“聆语”让人倍感惊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频再次出新,推出总台首个拥有超自然语音、超自然表情的超仿真主播“AI王冠”,在两会新媒体报道中为用户带来最新的内容解读。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当前,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正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算力、算法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需要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一方面发展绿色算力,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另一方面,发展更绿色的算法,构建绿色集约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专家预计,人工智能市场会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高达369亿美元,随着人工智能在图像(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工业/制造业大脑、预测分析、自动化(包括自动驾驶)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推进已经密不可分,零售业、医疗健康、金融行业、交通行业、教育行业、商业服务业、安全行业、农业等都将被人工智能深度渗透。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推广AI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利用人工智能强化“科技守护”力量。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医疗软性技术方式降低就诊抵触情绪,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量表,通过语音交互形式实现辅诊筛查,为患者提供服务。
人工智能来自数据、应用于数据、存储为数据,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都是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工智能发展质量的高低离不开坚实的数据之基。
近年来,随着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存储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30%。赛迪等第三方咨询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存储产业规模,包括存储芯片、存储设备、存储系统有望超过万亿级。
“5G、千兆光网等是连接和管道,云是访问方式,而人工智能才是数字世界的‘光’。”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于人工智能重任的传神描述。如今,在各方的呵护与引导下,人工智能之“光”正在照亮数字世界,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明媚,感受到了更多的温馨。
据《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