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睡眠时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对其司空见惯、不以为意。事实上,总打呼噜很可能是健康大敌。这是因为,打呼噜时呼吸反复暂停,造成人体长时间缺氧,易形成低血氧症和高碳酸血症,进而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夜间猝死。
睡眠中口和鼻的气流停止时间超过10秒,或呼吸气流强度低于基础水平的50%以上,即可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常表现为响亮的鼾声突然中断,出现憋气、突然坐起、大汗淋漓、有濒死感,晨起胸闷、头痛口干、大脑迟钝,白天嗜睡、困倦,以及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肥胖者、咽喉部肌肉松弛者、嗓子发炎者、长期抽烟者是该病的好发人群。
打呼噜症状轻微者,可尝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如戒烟,睡前不饮酒、浓茶或咖啡,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积极减重,参加体育锻炼,减少颈部脂肪堆积的同时还能让肌肉更有力量,减轻咽肌松弛所导致的打呼噜。如果做了上述改变后仍效果不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或呼吸暂停症状的病理性鼾症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通过夜间的多导睡眠监测等专科检查,明确打鼾是单纯鼾症,还是睡眠呼吸暂停,明确气道阻塞及低氧血症程度,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