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节气。群山环绕、芳草萋萋的古县岳阳镇五马村,彩旗遍插,人声鼎沸。
当天,“绿水青山二十四节气·时节如流美丽古县——夏至漂流五马村”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
一大早,64岁的村民薛菊梅就赶到了“后河”河边。与陆续赶来的乡邻一样,她对这件大事格外关注,“发展旅游是件好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到我们村旅游,也希望我们能发‘旅游财’……”
给予薛菊梅这些希望的,是村里富集的文旅资源。
五马,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村庄。踱步于村中巷陌,坊间流传的“要想洞门开,须有缘人来”之“神仙洞”传说,直指村名来历,颇具几分神话色彩。位于村东南台地上的汉代“五马遗址”、村北堡子顶上的清代“五马堡址”、村北硬疙瘩岭上的清代“五马烽火台”,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古朴沧桑。村中重修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张氏宅院,亦为清代建筑的赵氏宅院,无不留存着数百年间的斑驳记忆、还原着晋南民居的往昔风貌。
五马村还是非遗项目——“隋唐战鼓”的传承地。据传,“隋唐战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本为古时行军作战振奋士气、发送命令之用,历史悠久,受众广泛,是古县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在民间,五马村的战鼓最为有名。相传,清同治年间,村中张成元、张成绩兄弟根据隋唐战鼓创作了鼓谱《九连环》,并斥巨资置办了各类乐器,在本村组织演出,此后代代延续。2016年,“隋唐战鼓”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山西省《古县篇·音律记》将之记录传承。
与人文资源相比,丰沛的水利资源则使五马村多了一份自然灵动。五马上渠虽修建年代不详,但至今保存较完整。据渠旁山崖题记记载,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以后屡有修葺。上渠于村东北布鞋沟筑坝蓄水起始,经五马村折南,有益民渡桥跨南沟河后,沿禁山山腰西流后折南,经东庄村沿贾垣山脚,流入偏涧沟,总长约5公里。上渠多沿山腰、山脚,一侧凿岩开渠,一侧石块砌筑,渠宽0.8至1米,灌溉农田百余亩。现在东饮马湾一带,有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自东北向西南,全长约3公里,多级落差,千折百回……
早在去年,五马村就利用这一优势,尝试搞起了漂流项目,“夏至第二天试运营,每人收10元,12点到16点短短4个小时就收入了3200多元。”村党支部书记张启智介绍,五马是“临汾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这次“试水”让村“两委”班子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希望,于是当年注册了公司,实行入股合作,截至目前已建成漂流水道、垂钓鱼池,开发了蔬菜采摘项目,并规划了滑雪场、蒲草园,此外村内还开办了5家农家乐。“利用草坡湾河两岸做文章,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五马村搞成远近闻名的文旅村。”张启智如是说。
有了2018年的成功尝试,五马村底气更足了。今年第二届“夏至漂流五马村”系列活动自6月21日开幕,将一直持续到6月30日,包括当夏美好在五马、绿水青山在五马、乡村振兴在五马、颐养身心在五马、花开美丽在五马、时令美食在五马等活动内容,期间将举办草坡湾水上漂流体验、徒步观光、庆建党迎国庆书法汇展、钓鱼邀请赛、非遗项目教习、生态采摘、“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游客在尽情感受五马村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具有农家风味特色的时令美食。
“二十四节气”文化品牌活动激活了五马村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岳阳镇镇长刘夫强无不感慨地说,古岳大地历史文化厚重,岳阳人民自古便被赋予奋斗精神。未来,五马村将依托自身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三大优势,突出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三大主题,加快村庄发展规划,加快片区融合、园镇融合、产城融合三大发展,将打造成该镇的农业融合发展高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休闲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