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患者体液中。临床上可通过生化或免疫检测手段检测这些特异性物质而诊断相关的肿瘤,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机体组织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常用于监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和效果。
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1.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的生殖器肿瘤,如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
2.癌胚抗原(CEA):CEA是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升高预示着结肠癌与其他消化道肿瘤,而且癌症越晚期,肿瘤越大,CEA数值越高。
3.糖类抗原125(CA12-5):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子宫内膜癌,膜腺癌、输卵管癌也有轻度升高。
4.糖类抗原15-3(CA15-3):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尤其对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5.糖类抗原19-9(CA19-9):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可作为胰腺癌、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指标,肝癌、胃癌、食管癌的患者亦可见增高。
6.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CYFRA21-1,Cy21-1)):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痛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铁蛋白(FER):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4.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
二、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癌症吗?
当我们拿到肿瘤项目检测化验单时如何看待结果呢,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检查只是诊断肿瘤的辅助指标。目前,由于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仍然没有找到,所以还达不到肿瘤早期诊断的理想标准。肿瘤标志物阳性或升高,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不是。具体要看是什么检测项目,结果升高了多少,有无其他影响因素等。若有时就单纯一两项指标升高,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看是否在持续升高,如继续升高,则还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影像学方法检查,并结合临床体征、症状等,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有的良性肿瘤、囊肿、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如:癌胚抗原(CEA):除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血清CEA有明显升高外,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纳克/毫升。尽管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但是必须要提醒大家,CEA升高一定要重视,CEA高于正常值,又无明显的消化道疾病、无吸烟史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CT、B超、肠镜、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之,我们要知道目前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筛查和肿瘤患者的复查、肿瘤发展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观察和评价等。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升高的意义比较大,提倡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但不建议用于健康人体检。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肿瘤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认定患了癌症,甚至进行抗肿瘤治疗,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应当提高警惕,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观察。
青海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阿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