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经国务院批准,藏医药浴法相关项目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5年9月成立保护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制定了《藏医药浴法五年保护计划(2019~2023)》,实施协同保护与发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