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生态科普专刊·可可西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最伟大的荒野
  我们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消灭了荒野。

  如今,中国70%~80%的植物种类面临生存危机,40%的哺乳动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所剩无几。

  荒野在中国硕果仅存,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当属位于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因为可可西里不仅有藏羚羊,更有百禽千兽、万物生长,堪称中国现存最伟大的荒野。

  3亿年前,可可西里还是一片海洋。

  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紧接着,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飞速撞去,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

  熔岩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大量火山遗迹。

  地下水也被加热,在海拔5000米处,造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温泉群。

  平均海拔5600~5700米的唐古拉山脉,隆升于南侧;拥有多座6000米级山峰的昆仑山脉东段,崛起于北侧。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兰乌拉山,横亘于中央。

  这些大山自西向东平行延伸,山与山之间夹峙着宽阔的沉积盆地。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

  可可西里,诞生了!

  它横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与英国国土面积相当。即便只计算世界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的面积,也高达6万平方千米,是瑞士国土面积的1.5倍。

  不过,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大欲望之下,仅仅面积广大尚不足以让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它还需要更多“技能”。

  首要的技能是,寒冷。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高海拔造就了一个寒冷的世界。可可西里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6.2℃,永久冻土覆盖了90%以上的土地,冻土层厚达80~120米。

  高山上发育出巨大的冰川,冰舌倾泄而下,长达数十千米。高大的冰体令人类相形见绌,行走其中,有如面对一堵冰墙。

  如此大规模的冰川裹挟产生出大量堆积物,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经过反复冻融,被分解成不同粒级的砂。再加上地表上的其他沙土物质,居然聚沙成塔,形成了连绵的高寒沙丘。

  与此同时,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第二项技能也随之产生,即湖沼化。

  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不断向可可西里盆地内流淌。盆地内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加之永久冻土阻止流水渗入地下,于是积水成湖。

  可可西里面积200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7个。1公里以上的湖泊总面积达3825公里,相当于600个西湖;1公里以下的湖泊总数更是超过7000个,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著名的太阳湖,汇聚布喀达坂峰、马兰山、巍雪峰的冰川融水,湖水深达43米,水质清澈,湖岸曲折广阔,有如海岸。傍晚金光普照、雪峰连绵,湖水如梦如幻。

  湖泊之外更多的地方,则是沼泽湿地遍布,即便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可可西里也并非一件易事。

  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第三项技能,则与它深居青藏高原腹地的位置有关。

  从这里发源的河流,多数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只有少数流出可可西里区域,或是穿越昆仑山,流向北方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或是汇入长江、黄河,成为这些超级大河的源头。

  这些河流往往水量较小、侵蚀力有限,不像青藏高原边缘的河流可以切割出海拔较低的河谷。例如拉萨河谷以及日喀则的年楚河谷,都是适宜人类生存的绝佳场所。         

  而可可西里没有被河流大规模侵蚀,它地势起伏平缓,相对海拔只有300~600米,是世界屋脊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平台。

  寒冷、湖沼遍布、完整的高原平台。

  拥有了这三项技能的可可西里,几乎没有人为改造的痕迹。

  从鼠兔、高原兔、角百灵等小型动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有蹄类动物,再到猎隼、猞猁、狼等猎食者,禽兽们显然已经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

  这便是可可西里,中国最伟大的荒野!

  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荒野永远荒野!

  (转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视点·关注
   第A04版:科闻天下
   第A05版:视觉·图说
   第A06版:农牧科技
   第A07版:生命·健康
   第A08版:乐享科技
   第B01版:生态科普专刊·可可西里
   第B02版:地理地貌
   第B03版:自然资源
   第B04版:生态保护
   第B05版:探秘科考
   第B06版:荒野密码
   第B07版:专家访谈
   第B08版:绝美风光
中国最伟大的荒野
自然与野性构成可可西里惊世之美
中国境内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
探险者和科考者的天堂
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之谜
青海科技报生态科普专刊·可可西里B01中国最伟大的荒野 2019-04-24 2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