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这一发现的是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课题组。他们与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该遗址海拔46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青藏高原风化剥蚀严重,人类活动证据难以在地层堆积中完整保存。以前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青海地区(海拔3000~3500米)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但在西藏只有地表采集的石制品,未能发现有地层依据、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尼阿底遗址是西藏首次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说,本次发现的尼阿底遗址有连续的地层和可信的年代数据,所赋存的信息弥足珍贵。
据介绍,尼阿底遗址保留了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是目前世界上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记录。此次发现表明至少在4万至3万年前,先民就进入了西藏高海拔地区活动。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海拔4480米,年代为约1.2万年前。
此外,该遗址出土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该技术体系被认为是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标识,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在中国北方的少量遗址亦有所发现。尼阿底遗址的材料为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对这项重大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的批示中指出:“这项成果对于探索早期现代人群挑战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迁徙、适应过程,对于研究西藏地区人群的来源与族群的形成,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