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禽司令”马国栋:科学养殖带300农户致富
  本报记者 范旭光

  常言道,一招鲜,吃遍天。西宁山雨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国栋成立公司10年来,致力于蓝孔雀、鸵鸟、大雁、天鹅、鸳鸯、红腹锦鸡、珍珠鸡、贵妃鸡、野鸡等高原特种禽的养殖和研究工作,不仅填补了多项高海拔地区特种禽类养殖科研领域的空白,丰富了本地菜篮子和旅游业,而且还带领我省300多名农户依靠特色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手记

  马国栋的特种禽养殖道路可谓一波三折。

  2007年,西宁市城北区盐庄村整体开发,马国栋拿到了一笔土地补偿款,他的创业梦也由此开始。经过一年的考察,马国栋发现特种禽类养殖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西宁市场乃至整个青海市场都属空白。马国栋当即成立公司发展特种禽类养殖。但真正把孔雀、鸵鸟等珍禽引进到青海来饲养却并没那么容易,由于受特殊的高原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首批引进试养的种禽苗死亡率达80%,300多只孔雀幼崽,最终成活40多只,180多只鸵鸟幼崽,最终只剩下8只。“每死一只,我的心就像针扎般痛一次,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马国栋回忆说。

  这些珍禽怕冷,怕惊着,怕病着,吃得又特殊,它们如何适应高原环境?2009年,马国栋请教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珍禽如何预防疫病、如何在高原环境下搭配营养等进行了系统学习。

  2010年以后,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孔雀、鸵鸟等珍禽,已经逐渐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马国栋的特种禽类养殖业刚走上正轨,新的困难又接踵而至,他又接连遭遇2013年的H7N9禽流感、2014年的雪灾、2016年的水灾,让他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一个个灾难并没有击垮马国栋,他选择了坚持,给他动力的就是特种禽养殖的科学研究工作。

  期间,马国栋已经和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攻关,经过不懈努力,高原孔雀人工繁殖成功、非洲鸵鸟人工繁殖成功……近几年,马国栋参与完成省科技厅科研项目8项,拥有外观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及9项国内领先科研成果,他的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及省、市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及省市荣誉33项。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马国栋不忘初心,竭尽全力带领周边农民群众无偿学习养殖技术,目前已带动5家合作社和300多名农户发展特种禽养殖,免费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户年均增收9000元以上。同时,他还帮扶周边残疾群众学习制作羽毛工艺品和加工蛋雕,为群众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谈到今后的打算,马国栋信心十足:在目前养殖园的基础上,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并向种植、餐饮、娱乐、观光等多方面伸出触角,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项目,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图为马国栋在他的科普教育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人物·故事
   第04版:环球概览
   第05版:视觉·图说
   第06版:农牧科技
   第07版:生命·健康
   第08版:生活·消费
畅谈40年发展变化 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我省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
藏药辨识技能大赛在我省举行
图片新闻
“特禽司令”马国栋:科学养殖带300农户致富
昂巴拉酸奶,歇武镇生态畜牧业发展缩影
小影展记录大变革
青海科技报综合新闻02“特禽司令”马国栋:科学养殖带300农户致富 2018-11-28 2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