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牧智能化 牧民笑开颜
北斗小终端引领海晏县畜牧业大变革
  本报讯 (记者  范旭光 马玉娟)沿袭数千年的传统人工放牧方式如今在海晏县被彻底颠覆,这里的牧民足不出户,手持一个小小的北斗终端就可以对数公里外的牛羊进行监控和管理,这一放牧模式的创新,不仅有效解放了劳动力,而且实现了维护草场生态平衡和牧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9月1日,记者在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养殖户鲁占海承包的1500亩草场看到,这里牧草丰茂、牛羊悠闲。 

  “4年前这里几乎变成了一片黑滩滩,主要是因为我随意放牧、不会科学利用草场造成的。” 鲁占海说,“2014年,省牧科院实施‘北斗卫星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示范’技术,给我送来了及时雨。利用北斗卫星测定的数据和划分的范围,我对草场进行了分片利用、科学轮牧。同时,通过补播、灭鼠、除害草等措施,草场终于恢复到今天的模样。草场好了,牛羊多了,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今年,我还买了一辆小汽车呢!”

  “传统的放牧方式草场利用率低,且牧民很难全面、便捷地掌握牧草生长、气象灾害和动物疫情等信息。” 省牧科院生态养殖所所长裴青生说,“现在,牧民依据北斗卫星自动监测制定的放牧方案以及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便可以实时掌握放牧路线、草场动态、疫病防疫等信息,从而对草场进行精细化轮牧管理。”

  “牛羊在哪儿吃草,要往哪儿跑,我们坐在家里全知道,再也不用骑着摩托到处奔波了。”海晏县青海湖牦牛繁育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东知布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有1400头牦牛,4个放牧员分4个牧群进行管理,但是因为数量多,以前经常出现牦牛走失的现象,给我们造成不小的损失。用上北斗卫星后,牦牛只要一走出划定区域,北斗终端就会接到提示,放牧员就会到指定位置做出处理,牦牛走失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更可喜的是,现在一个放牧员就可以利用北斗终端管理1400头牦牛了,大大节省了人工开支。”

  “‘北斗卫星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示范’不仅是现代化畜牧业的进步,也是北斗卫星导航在民用服务领域上的突破性进展。‘放牧智能化,牧民笑开颜’已成当地160多名‘北斗’示范用户的真实写照。”裴青生说。

  据介绍,目前,省牧科院已在海晏县建成牧草自动采集数据站12座、北斗落地指挥站1座,建立了天地合一的天然草场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并广泛应用于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中。根据测算,通过北斗卫星和配套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草场利用率提高10%以上,年新增产值1100万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视点·关注
   第04版:环球概览
   第05版:生态·地理
   第06版:农牧科技
   第07版:生命·健康
   第08版:生活·消费
“引大济湟”湟水北干渠 一期工程干渠建成通水
大美青海迎来最美科学家
北斗小终端引领海晏县畜牧业大变革
我省新能源成为第一大电源
我省与中科院共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本期导读
扫一扫随时随地关注科普动态
报头
青海科技报一版要闻01北斗小终端引领海晏县畜牧业大变革 2018-09-05 2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