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建国
祖国建设一块砖
  本报记者 李 静

  开栏语: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词,为这段特别的历史提供着生动的注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特推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现面向全市寻找不同年代、名字中含有“建国”“爱国”“国庆”的普通人,听他们讲述名字背后的动人故事。

  虽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些名字却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饱含着美好的期盼。日前,在通信行业工作的李建国道出自己名字的由来,分享他与祖国不得不说的故事。

  “1969年,我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父亲喜出望外为我起名‘建国’,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期望。我还有两个哥哥,分别叫保国和卫国。我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是保家卫国、建设祖国。”李建国说,那个年代,“建国”这个名字极为常见,父母普遍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在李建国的人生旅途中,父亲默默承担着导航的重任。父亲的言行、作风和素养,以及对人对事的真诚为他树立了榜样,是他心中的英雄。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父亲的教诲:“不喊苦,不叫累,要把自己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父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军营,时时刻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兄弟仨先后投身到军队这座大熔炉中。”李建国深有感触地说,“5年的历练,父亲的教诲,让我对自己名字的寓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退伍之后,李建国先后进入邮电局、通信企业工作,他送过报纸、卖过手机,亲历着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个重要时刻。不论身处何地,他始终把自己看作一块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时,“建国”这个名字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直给他奋勇前行的力量,激励他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角色,兢兢业业地为百姓真诚服务,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提及工作,话题顿时从名字的由来转为通信业的发展。李建国欣喜地说:“单单从通信工具的变化,就能映射出百姓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电话还是遥不可及的稀罕物。如今,4G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百兆宽带更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5G即将要普及。这说明啥,说明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仅是通信行业,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衣服‘没得选’到‘挑花眼’,从吃啥没啥到吃啥有啥,从低矮的平房到宽敞明亮的高层住宅,从靠双脚出行到开车乘高铁坐飞机,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李建国不禁连连感叹道,“我为祖国的日渐强大而骄傲。”

  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盛,李建国对自己的名字有了一种别样的自豪。“现在,每当有人问我叫啥名字,我都会大声地回应‘李建国’,并解释这一名字寄托着老一辈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和美好祝愿。”他说,“我们既要享受新中国带来的丰硕成果,更要怀揣一份感恩之心,努力工作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地要闻
   第03版:教育专刊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环保专刊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小记者专刊
   第08版:脱贫攻坚专刊
百日蝶变
祖国建设一块砖
城市更美好 生活更幸福
图片新闻
90后小伙从演员“跨界”当农民
市妇联:健康脱贫 你我同行
关注民生 聚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