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概览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怨无悔护山林
闫志峰正在巡山
  本报记者 祁 欣 文/图

  在姑射山脚下,有一片6000余亩的公益林,林地中有龙祠二级水源地。这片林地的守护者中有一位尿毒症患者,他叫闫志峰,是襄汾县襄陵镇浪泉村人。作为义务护林防火员,他不要国家一分钱,不求任何回报,守护着养育一方百姓的“生命之肺”。

  “肾坏了还能透析续命,养育一方百姓的‘肺’坏了,人们将无法生存。”今年3月,村里的护林防火员一直招不到人。闫志峰主动请缨,志愿加入护林防火队。考虑到他的病情,村“两委”在充分了解其身体状况及治疗情况后,同意其加入护林防火志愿者队伍。

  成为护林防火员后,他一边护林巡山,一边透析。护林让他感觉生命重新焕发了生机。每天早上8点,他骑着摩托上山,开始护林工作,从东往西、从南到北,穿草丛、越荆棘,别看他个子不高,但走起山路来敏捷麻利。每当遇见村民进山,他都一一登记在册,并提醒护林防火的重要性,遇到火情第一时间上报村“两委”。

  闫志峰今年31岁,身患尿毒症6年。这些年来,每隔一天,他必须前往襄汾中医院做血液透析。从乡下到县城,来回60多公里,每次做完透析,他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锥心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疾病的折磨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他没有被击垮,一边做血透一边做有意义的事。

  4岁那年,闫志峰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拉扯他们姐弟3人长大。孩子们各自成家后,本以为苦日子熬过去了。可命运又一次和全家人开了个玩笑,2013年一纸尿毒症诊断书又把他推向绝望的边缘。

  “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刚确诊时,医生的话让闫志峰一度绝望。这意味着要活下去必须靠高昂治疗费支撑,若有一天家里经济来源断了,他的生命将随时终结。“全家人有多少力出多少力,让娃活下去!”“兄弟们,咱们凑钱先给志峰看病”……那阵子,家中的亲戚朋友为闫志峰伸出援手,他的病情暂时稳住了,只要坚持透析,就能继续活着。

  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母亲廉淑萍悄悄走进工地当起了小工,搬砖头、扛水泥、装沙子等,男人干的活她全都干,从来没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句苦。即使这样拼命挣钱,微薄的收入对儿子的治疗费仍是杯水车薪。

  很快,村“两委”干部将闫志峰一家的遭遇上报镇党委、镇政府后,迅速采取措施,积极申请低保,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支队伍立即了解病情并联系县中医院透析中心,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这一次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再次伸出“橄榄枝”,让闫志峰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他算了一笔账,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后,每周透析自己仅承担一部分药物费用。

  长期的低盐、低油、低蛋白饮食,折磨的他极度虚弱,经常出现头痛等症状,有时脚底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的提不起来。现在闫志峰只要一走进林区精神马上好多了。

  “是乡亲们给了我一条命,我要竭尽所能回报大家。”闫志峰有电焊、安装等手艺,只要一有空,谁家有活儿、谁家需要帮忙,他都去干。

  不久前,闫志峰在襄陵镇党委、政府举办的“十型百佳”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得“十佳襄陵好人”称号。他说:“家乡养育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只要我活着,就要活出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本地要闻·专题
   第03版:农村专刊
   第04版:专版
无怨无悔护山林
图片新闻
“党员进党校”培训实现全覆盖
五十二年前的“立分单”
我市六大措施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
举办优秀学子报告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煎饼侠吕海生:争当致富带头人